愛情
之前在微博上刷到了這樣一句話:“成年人的愛情,除了娶你和轉賬,別的都是扯淡。”
乍一看覺得這話很物質,可實際上,仔細一想又覺得特別有道理。
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,朋友圈不是曬轉賬,就是秀禮物。
耳邊總是能聽到男人的抱怨,說現在根本沒法談感情,每逢過節,就是對錢包的折磨。
都說談錢傷感情,可事實恰恰相反。
花錢,是見一個人的心思。很多時候,它是我們與在乎的人之間有溫度的溝通方式。
生活里,很多溫暖的瞬間都是用錢換來的。賬單,能直觀體現感情深淺。
疼你的人在轉賬,寵你的人買禮物,不在乎你的人在裝窮。
三毛曾說過:“愛情如果不落到穿衣、吃飯、睡覺、數錢,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,是不會長久的。”
沒有物質基礎的感情如同空中樓閣,很難天長地久。
貧賤夫妻百事哀,我們都是凡夫俗子。沒法以愛情為食糧,來代替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。
親情
中國人不擅長的一件事就是表達愛,即使對于血濃于水的親情也是如此。
父母對于孩子的愛,全部都體現在一句“錢夠不夠花”上。
從小到大,我從未聽過父母對我講過一句“我愛你”,聽到很多的一句話就是:“還有錢沒,沒有了跟我說。”
大家總會毫不遲疑地把錢花在自己在乎的人和事身上,親人之間體現得更加明顯。
我有一個朋友在北京工作,畢業后,他不愿意留在家鄉打拼,違背父母的意愿,硬著頭皮去北漂。
在他走之前,他的爸媽簡直要氣死了,對他說:“你要是走了,別想跟我們要一分錢。”
但是朋友依然走了,北漂的前幾年是艱難的時候。
房租一交就是壓一付三,幾個月的房租都搭進去,生活開銷根本拿不出。
他的父母雖然說“走了之后,就不給他錢”,但是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,就在群里發個紅包。
父親一個,母親一個,發完還要再解釋一下:“這可不是給你錢,這是過節呢。”
后來朋友工作穩定后,收入也明顯提升,然后他總是帶大包小包禮物回家給父母。
他說:“每年開心的時候就是給父母錢的時候,其實想想,我們努力賺錢,不就是為了給愛的人花更多的錢、提供更好的生活嗎?”
談錢一點也不傷感情,它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。每一個愿意為你花錢的心思里,往往都藏著深情的愛與呵護。
友情
不僅是愛情和親情,友情也是如此。成年人的每一份賬單,都與親情、責任和愛息息相關。
在電視劇《名姝》中,莉迪亞是一個有錢有勢的老女人,她一手操辦著一家店。
但是莉迪亞被人陷害,不得以拖家帶口的搬了出來,落難的莉迪亞只能投奔自己的老朋友。
老朋友是一個十分勢利狡猾的人,對于莉迪亞,她并不是真心想要幫助她,而是想要從她手里拿錢。
莉迪亞說:“你不會拿出一毛錢出來幫我,我也不會幫你。”
生活中,我們常常遇到一些比較“節省”的朋友。
吃完飯一到結賬,就上廁所,自己不帶煙總蹭別人的,自己不帶紙巾總蹭別人的。
社會上,每個人都拼命賺錢,那些愿意為你花錢的朋友,不是傻,他們把情誼看得比錢更重要。
如果你有這樣的朋友,一定要好好珍惜。
不管在友情、親情還是愛情中,賬單能直觀衡量出這份感情的分量,評估出愛的程度,一目了然。
人生就是一個賬單,看清你的愛情、親情和友情。